现在摆在许多父母面前一个共同的问题:孩子学古筝,多大较为适宜? 有人如是回答:“只要顺应各个儿童的能力去决定就可以。”亦有人如是回答:孩子只要喜欢,且能注入正确的努力,从几岁开始都无妨。”事实上,上述答案在家长看来未必是最佳答案。 家长们希望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,到底几岁合适? 根据个人多年授琴经验,一些心得,以学习古筝为例,谈谈个人一些看法,未必适宜每一个人,希望对您的孩子能有些帮助! 确切说:学琴年龄准确到几岁,这是很难的,这个问题本身无解! 考虑到:孩子手指条件、接受能力、自我控制能力等,大概相对适宜的年龄,最早是6至8岁,这个年龄段可视为开始学习的最佳年龄选择。 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个体差异,一些孩子幼儿园大班就开始学习了,而个别孩子纵然上了2—3年级,也未必适宜的。因为,学习乐器最重要的前提是兴趣! 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“!建议乐器的学习和其他兴趣班都应当适当考虑孩子的兴趣导向,毕竟选择学习,意味着付出时间。孩子要花时间练习,家长得花时间接送,经济付出自不必说了。 这里,友情提醒家长们的是,不宜让孩子过早开始学琴。一般最好是放在7周岁以后,最多也不应早于5周岁。还是让孩子们多一点天性发展,多一些寓学于游戏、玩耍之中的时间吧。让孩子先用他们的耳朵聆听音乐,接受音乐的感染熏陶; 我们不应过早地让孩子去做十分为难于他们的精密的技能动作训练。 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。
怎样教幼儿习筝?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十分复杂、深刻而又重大的课题。尽管老师和家长掏空心思、用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去学习,但其结果往往不太理想。如何系统的学习和正确的引导孩子,下面就平时在教学中一些体会来谈谈这个问题。
1、用筝的问题和教材的选择 五岁开始习筝的儿童,选择用筝非常重要。因为此时期的孩子骨骼处于骨化阶段,其四肢、腕部、手指等部位的许多骨骼还是软组织,加之手臂短小;因此,这就要求古筝的琴弦张力要软一些,所以采用雅韵等扬州品牌筝更合适些,因为筝的软度较好,幼儿在演奏时的手臂也能保持自然状态,这一状态为育才提供了可塑性强的有利条件。 幼儿习筝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亦很关键。教材即教学的材料,材料不好,很难造出好的产品来。幼儿习筝如拿成人教材就非常不合适,我们应因材施教,用一个符合儿童心理、生理特点;朝气蓬勃、富有趣味的方式教他(她)们,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因此,我们亲自选编、汇编教材就显得尤为必要的。本中心,就专门编订了古筝基础教程,在多年的实践中,教学效果整体反馈很好。
2、怎样训练“音乐的耳朵” 马克思说: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,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。音乐是听觉的艺术,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听。没有听就没有音乐艺术,这是根本中的根本。可幼儿基本上没音准和节奏概念,那该怎么办呢?这就需要老师的训练。只要耳朵没生理缺陷,音准是可以训练的。 “音乐的耳朵”是由普通的耳朵训练出来的。怎样训练音乐的耳朵呢?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,在音乐院校有专门训练耳朵的视唱练耳课。其中包括音准、节奏、节拍的训练,调式、调性的训练,及视谱和和声听觉的训练等等。对儿童进行听觉训练,不能照搬成人那一套,同样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。 1.单音的训练 训练听和唱有所不同,唱时可按1 2 3 5 6的顺序去唱。但听我认为从D调的中音sol开始较妥,因为它是A音。有了标准音,乐器和人声定调才有统一的标音。所以我认为听单音应先听标准音。之后老师将mi re do la sol一一弹出,开始训练听音时应将音名告诉他,然后在琴上弹出并要求学生牢牢记住。这时配合唱一些指法能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。 2.音程的训练 当单音初步掌握之后,我们就可进行音程的训练。 音程是指乐音体系中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。而音程又分旋律音程和和声音程。建议老师先从两音发声次序不同的旋律音程开始,此音程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再学和声音程。训练旋律音程以D调5-1纯四度开始较好。原因是四度往往意味着属和主的关系,之后可slo-re、la-re、la-mi、sol-sol这样逐步进行训练。此举也将为以后儿童对调音时音准高低的辨别打下基础。 3.和弦的训练 由于筝是五声音阶的乐器,所以在琴上我们只能找到1-3-5和la-1-3的和弦,这两个和弦的训练尤为重要。当然老师也不能忘了连这两和弦转位也教给他(她)们。
3、习筝的年龄问题 年龄对于学习乐器的演奏者极为重要,选择适宜年龄是启蒙教育不得不重视的一个关键因素。普及音乐教育,陶冶儿童性情,从幼儿早期教育抓起极为重要。心理学、教育学对儿童、学生划分了几个发展阶段,并详细论述了各阶段的特征,为我们的艺术教育在年龄方面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。根据这两门科学的论述,四岁前的幼儿由于爱冲动而不能自制,注意力较差。在进行幼儿的早期古筝教育五岁开始比较合适,因为五岁以后的儿童就其自制力、注意力、记忆力、模仿力和求知欲等都有明显的发展,易于进行教学,也可取得显著成效。当然,不可一概而论,所以,本人通常会通过约见孩子及家长,面对面交流,体验,真正做到彼此心中有素。
四、怎样识、唱谱? 由于幼儿都是白纸一张,所以教孩子识谱一次不能有太多内容,须慢慢灌输。学识谱,我建议从二拍子开始,一强一弱地敲准拍子。基本掌握后,结合2/4拍的小型乐曲进行练习。二拍子掌握到一定程度后,就可练三拍子。中国人对三拍子通常很难把握好,而2/4则是强项,这跟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音乐是有很大关联的。三拍子的第一拍是强拍,第二三均为弱拍。练习三拍子时,可以讲解四分休止符和附点音符。此时小孩子往往唱不足时值,增加一个四分音符,放于第三拍,唱起来会更自然。最后加上附点二分音符,让孩子体会二拍和三拍的不同,这对掌握二分音符与附点二分音符都有好处。 在节奏节拍的练习中,开始要用中速练习,然后再用稍快或稍慢的速度练,速度要有变换,最后不论哪种要要求孩子能正确的敲击和唱出。 接下去可练习四四拍,认识八分音符、附点四分音符、十六分音符及二分休止符等,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。
五、怎样辅导孩子练琴? 古筝是由于技艺性强,学习时必须经过长期的、艰苦的努力;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,才能达到目的。这样天长日久,无形中就培养了孩子们的坚强意志力和独立意识的能力。 怎样辅导孩子练琴,也是一个十分突出而重大的课题。孩子们上课的时数,一般每周不会超过一小时,大量的时间都是学习。怎样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?那么练琴就非常重要且是不可缺少的内容。问题很明显,老师教得再好,学生不练琴仍然等于零。而此时家长也是其中的重要角色之一,监督功能需要体现了。 练琴的目的一定要明确,要解决哪些问题,怎样解决,通过什么途径,家长和老师都需心中有数。发现问题,一定要立即改正,不能拖。
六、教学形式 在近年来的幼儿古筝教学实践中,许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采用1人以上的集体教学方式较好,原因是,孩子个体接受能力差异大,练习情况不一,外加时间安排统一比较困难。 总之,古筝的幼儿教育是一门新课题。普及教育教师要从今后发展的大趋势,不失时机地做好这一工作,为普及教育,帮助孩子快乐成长尽绵薄之力!
上一篇:
绍兴家教网_小孩的三个喜欢决定一个好的开端
下一篇:
老师怎么样设计好活动课方案呢?
|